![]() |
95學年度元智大學工管系海外學園參訪報告
本次的大陸學術參訪活動,是由工業工程與管理學系蘇傳軍老師與梁韵嘉老師,帶領26位學生於2007年3月29日至4月3日期間,前往上海與香港–上海大眾汽車有限公司、上海交通大學、香港理工大學以及香港中文大學,進行為期六天的參訪行程。 參訪地點參訪學生名單
參訪時間2007年3月29日至4月3日
|
||||||||||||||||||||||||||||||||
上海大眾汽車
上海大眾汽車有限公司是中德合資的轎車生產企業,成立於1985年3月。位於上海西北郊亭國際汽車城,佔地面積333萬平方米,建築面積90萬平方米,是目前大陸國內生產規模最大的現代轎車生產基地之一。
由於上海大眾汽車基於商業機密的考量,嚴格禁止在繞行廠房參觀生產線時拍照與錄影,同時,參觀過程亦不能發問。沒有照片或影片紀錄、呈現其生產線的作業情形;無法發問,也喪失了更深入了解其生產運作之細節與管理策略的機會,這點是令人覺得相當遺憾的地方。 |
|||||||||||||||||||||||||||||||||
上海交通大學
在上海交通大學,我們先是進到上海交大工管系所在之系館,接待我們的老師與其學生都已在會議室迎接我們的到來,由上海交大工管系的蔣祖華老師率先上台作介紹簡報,讓我們對上海交大工管系有初步的認識;隨後,梁韵嘉老師也登台向對方介紹元智大學工業工程與管理學系。會後,上海交大安排他們的學生帶領我們參觀校園並進行交流互動。
將近兩小時的時間,上海交大工管系的學生帶領我們參觀他們的校園,在這過程中,我們彼此交談,分享一些學習上、生活上、學業上...等的經驗與心得,了解大陸學生與台灣學生有什麼不同。
即便上海交大在大陸是全國數一數二的頂尖大學,但是,對於研究生所能給予的資源相當有限,或許10位博士生可能才會配1到2台個人電腦,而研究費一個月,也才200元人民幣,關於這點,根據他們的說法,節儉一點不亂花用,200元人民幣已經足夠他們生活了,相較之下,我們的研究生獎助學金只夠三餐買饅頭加礦泉水吧!雖然教學資源方面他們不及我們,但是從言談中仍然感覺到交大學生的自信。在上海交大,他們沒有像我們元智大學一樣絕大多數師資都具有國外的學歷,也極少有全英文授課的課程,相較之下,我們所擁有的教學資源要豐富的多。在這邊,即便他們整體的教學資源比我們少,學習英文的環境也沒有我們豐富,但,我們的專業知識、英語能力...整體而言就略遜一籌了。
|
|||||||||||||||||||||||||||||||||
香港理工大學
香港理工大學座落於香港紅磡,位處於市區中心,在寸土寸金 的香港,故其校區面積並不大,主要以高樓為主要建築。約有二萬二千名全日制和兼讀制學生,在教學方面則較側重於技術與工程學科的培訓。
到了香港理工大學,我們先前往該校的圖書館參觀,了解一下他們圖書館的作業系統、作業流程以及服務的項目。最讓大家印象最深刻的是香港所有大學的書籍是可以流通的,他們已經整合了各校書籍借閱的平台,如果在自己的學校找不到想要的書,可以透過這個平台到外校預約,該校會請專人把書送至你的學校,再到自己學校的圖書館領取即可,這項服務相當的貼心且方便。像桃園縣大專院校的密度相當高,就非常需要類似整合各校服務的平台,以方便各校學生來使用與交流。
例如:圖書館檢查與校正書籍位置、身分辨識、聲控系統…等,在實務能力上落實的非常完善。每個實驗室都讓人留下深刻的印象。在參觀的過程有件令人驚訝的事情,在實驗室中為我們解說的同學,並不是研究生,而是大學生,可見香港理工大學對大學生的訓練相當的嚴格與扎實!大學部的學生除了基本的課程修習之外還得加入實驗室學習與磨練,學生在接受這樣的訓練之後,不論是畢業後繼續攻讀研究所還是加入就業市場都有相當大的幫助,這樣的課程設計是相當值得學習的。
|
|||||||||||||||||||||||||||||||||
香港中文大學
我們主要是參訪他們資訊工程研究所的虛擬實境實驗室,欣賞他們的研究成果,他們將虛擬實境應用於醫學研究,如人體結構、器官組織等,透過3D眼鏡可以觀察整個人體架構的立體影像。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