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
|
|
|
本系於民國78年創校之際即成立大學部,民國79、81年及88年分別成立增設碩士班、博士班及在職專班,成為完整學制,兼具理論與實務研究並重的系所。本系以培育出「工程技術」與「管理科學」之系統整合人才為目標,課程內涵探討如何將人力、物料、財務、設備及資訊做整體性與最佳化的設計,以充分發揮效率,達成資源有效管理利用,提昇製造業及服務業生產力為目標,並於民國97年5月通過專業評鑑機構中華工程教育學會IEET認證與國際接軌。
IE的工作包括統計與品質管理、產品與服務設計、工作流程設計及改善、生產計劃與管制,將企業內的資源最佳化及高效率的決策分析,且提高企業競爭力及策略規劃皆屬於IE的範疇。畢業生多元化的就業選擇,IE可應用於製造業、服務業及資訊產業,從事規劃、生產管理、服務管理、品質管理及工作研究等工作,應用範圍十分廣泛。
春生自2010年8月起接任系主任,將傳承弘揚元智工管精神,開創本系發展的新契機,並以勇於任事、使命必達之使命感,領導全系教職員提供學生優質之研究、教學、行政環境。衷心地期盼透過IEM newsletter的發行,將多元化的系所要聞、活動花絮、工管研究領域新知等傳遞給大家,亦歡迎各界先進及舊雨新知,繼續給予本系支持與指導。

|
|
|
9/6∼9/8新生入學輔導活動是元智大學為新生所舉辦的第一個活動,在9/6「我們這一班」的活動中,透過主任及學系導師之介紹,讓新生能更快的熟悉元智的校園生活、學系資源及活動課程介紹,並藉由新生導師相見歡時間,讓新生導師以自身學習與新生分享,拉近師生間的感情,促使新生對未來的大學生活有更多的規劃。在8/19∼8/20舉辦的各區新生迎新說明會,有北區和桃竹苗區各約30位、中區20位,東區與南區約各10位的新生參加,在說明會的過程中,我們發給新生一本介紹手冊,內容有99學年度的活動、大學須知,發放介紹手冊的目的是減緩新生在進入大學時所產生的緊張感,並且與系上的同學及學長姐熟絡,這次的說明會非常的成功,提供新生在進入大學前之萬全準備。

|
|
|
|
 |
隨著科技的日新月異,無線射頻識別系統(radio frequency identification, RFID)應用領域越來越廣,例如動物晶片的植入、悠遊卡的使用、門禁管制、商品防竊與盤點管理、貨物生產與運輸上。RFID系統主要是透過像米粒一般大小的電子標籤(Tag),以非接觸式的讀取器(Reader)偵測,並將標籤的資料送到後端電腦上進行整合運用。為因應此一風潮的興起,元智大學工業工程與管理學系積極培養學生應用RFID技術於醫療保健、智慧生活、物流、與供應鏈管理等方面,並藉此建立與產業界的互動機制,推廣RFID相關技術。目前已成立「RFID實驗室」於二館六樓,本實驗室配置RFID相關設備、電腦、軟體,並支援 |
「RFID物流與供應鏈應用學程」課程,如RFID概論、RFID資訊系統、國際物流、全球運籌管理、物流管理等課程。實驗室長期發展方向將以RFID應用層面為主,擴充與更新實驗室相關的軟硬體設備,朝著RFID資料庫系統設計與RFID資訊平台發展。RFID實驗室在蘇傳軍教授、丁慶榮教授、及蔡介元教授的指導下,已有初步的成果,例如開發了「RFID為基礎之病房病患安全管理系統(國軍桃園總醫院醫學研究發展計畫)」、「無線射頻辨識定位系統精確度及成本效益之分析研究(國科會計劃)」、「以無線射頻辨識與行動代理人技術開發情境智能為基之智慧社區照護系統(碩士論文)」、「建構一個移動式的RFID多物件搜尋系統(碩士論文)」等等。(更多資訊請參考 元智大學 工業工程與管理學系RFID實驗室網頁:http://rfid.iem.yzu.edu.tw)

|
|
|

|
|
|
 |
 |
 |
99年03月10日本系RFID物流與供應鏈應用學程教學成效觀摩。
RFID無線射頻辨識系統,又稱電子標籤、無線射頻識別,是一種通信技術,可通過無線電訊號識別特定目標並讀寫相關數據,而無需識別系統與特定目標之間建立機械或光學接觸。隨著科技的日新月異,無線射頻識別系統應用領域越來越廣,本系因應當前RFID興起的風潮,培養應用在醫療、物流與供應鏈之系統性人才,建立與產業界的互動機制,藉由研究及推廣RFID相關技術。三月十日舉辦「RFID物流與供應鏈」應用學程教學成效觀摩會,邀請到PO辦公室林啟瑞院長、長庚大學蔡榮隆副教授等國內產學研究相關人士齊聚一堂,分享本系所如何教學與應用RFID技術並展示學生應用RFID的成果分享,讓大家都能感受到學生應用RFID技術上的用心與創新。 |
 |
|
 |
 |
|
 |
親愛的校友您好:
時間過的真快,一轉眼已畢業一年了,在畢業後的這一年多裡,不知您近況如何?是選擇繼續進修深造?還是找到適當的工作?我們非常關心!
由於這些年來國內高等教育擴張迅速,已使高等教育從菁英制度走向大眾化現象,這種現象對人才培育、人力供需平衡,以及對個人和整體社會產生的影響,不僅是個人,而且也是許多決策者關心的問題。
教育部為了加強人才規畫運用,堅實人力資源開發,促進經濟發展,提升國家競爭力,以便確實掌握人才培育及流向的現況與變遷。特別委託台灣國立師範大學教育評鑑與發展研究中心做一長期追蹤研究計畫,目的就是要了解上述現況,希望您能代表母校填寫這份畢業生追蹤調查問卷。
此問卷填謝將影響母校評鑑,懇請收到信件之97學年度畢業校友於11月10日前進入網站,即可於線上填寫問卷。謝謝!
工管系 敬啟

|
 |
 |
系友返校座談會於今年3月13日舉辦,會中大家彼此暢談個人職場經驗,讓在校學子體會工管相關產業的真實世界。 系友們在專業領域方面,皆有著傑出的表現,獲得高度的成就,系友任職於國內各大知名企業如:台積電、聯電、友達、旺宏、華映、日月光等公司之不同職位(下表),均受到重任與肯定,也皆能展其所長,竭盡心力於其位。
系友座談會問卷於業界之職位別統計: |
 |
 |
 |
|

|
|
 |
本研習營源起為2009年由系主任陳雲岫教授,為鼓勵研究生提昇英語表達能力及溝通技巧、期望強化學生國際交流能力與就業之競爭力,特別辦理專屬於工管所的英語研習營活動。本系自2006年加入國際合作發展基金會(ICDF)推動之TICA聯盟,設立「工業工程與管理」國際碩士學程,協助友邦培育高階製造與科技管理人才,迄今已招收五屆外籍碩士生至本所就讀,包含薩爾瓦多、宏都拉斯、蒙古、瓜地馬拉、尼加拉瓜、貝里斯、甘比亞等國家。透過研習營活動的文化交流,藉由生活體驗分享、小組討論等活動,增加工管所學生與外籍學生互動機會。也為學子們在學術及將來的職場上,打開了國際無限的眼界和打下了國際合作的基礎。
“Hello there, my name is Morris. I am one of your hosts for the 3-day English Summer Camp of IEM at YZU.” “Welcome! I am excited, and I hope you are, too…”
自IEM Live活動組來的4位同學,擔任了我們這次英語營的男、女主人,興奮與熱情地歡迎和服務來自世界與台灣不同角落的2010 IEM碩士新生。Angela Chen(陳香伶)和Peggy Wang(王瑞棻)老師透過不同的活動和有趣的遊戲,鼓勵學生接受在他們自己和同學中各有的特色,享受與所有外國和本國同學用英語溝通的機會,不讓口音和有限的詞彙成為不開口說英文的藉口。過程中,同學們好奇地觀察彼此如何用英語描述和猜測不同國家的水果,並發現許多外國學生從未看過一些台灣常見的水果,也同時見識到前所未聞的異國文化和美景,大家都被這諾大現實的世界給震撼到了!在全英語的環境下,不僅不害怕開口講話,還開始寫報告,做碩士學習計劃表,更首次讓他們做生平的第一個商展發表!這已是超出只是個英語營的語言練習了!為要贏得評分教授們的”投資”與”訂單”,同學們十足發揮了他們的創意、創新、團隊經營,考量了市場接受度和製程邏輯及行銷創意。每個人都是優勝者!贏得了新朋友、也增進了自信心! 元智工管系的學生勇敢大步地踏入了全球化和國際化的大門。 無畏的世界,我來也!!!

|
 |
 |
本屆(99學年入學)國合會外籍新生共招收六名,分別來自宏都拉斯、尼加拉瓜、貝里斯、蒙古與印尼。學生抵台後於99年8月31日起參加國合會舉辦之聯合開訓典禮暨新生訓練,在師大為期4天的新生訓練多元且實用,內容包含了簡易中文學習與認識台灣的各式課程,除了降低學生初到台灣的不安感並藉此認識來自不同國家的國際學生。
新生訓練結束後學生於9月3日抵校,完成報到手續並參加系上的新生說明後,於稍晚前往賣場採購必需的生活日用品後並進駐宿舍,對於學校的環境及在台生活適應情況良好。所有新生參加系上於9月6日至9月8日主辦「2010英語營」,並在9月9日本校開學日前依自己的興趣選修課程並加修華語課程,開始在台灣的求學生活。
本系自2006年(95學年)起招收外籍研究所學生,至2010年9月為止,共有19位外籍碩士班學生在本系就讀。截至2010年7月,已有9位碩士班外籍生從本系取得碩士學位,大部份畢業生返國後隨即返國服務。 |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