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這次採訪的系友是工管系101學年畢業的簡瑋瑤學姊。瑋瑤學姊回憶當初大一的時候自己還不確定自己該往哪個學程發展,所以除了學校的必修課程,還加修了一些選修課程與通識科目,當時瑋瑤學姊是希望在尋找方向的同時,也能奠定好未來專業學程的基礎。瑋瑤學姊回憶在大二的時候系上開了許多重要的必修學科,如工程統計、線性代數、人因工程、製造程序等,接觸到更多相關的工管知識與領域,同時系上也提供了更多與各個學程相關的選修課程供大家選擇,那時瑋瑤學姊決定以RFID或人因工程做為自己的畢業學程,所以與這兩個學程相關的選修課都有去上。當然也選了一些通識課程。大三時後的專業科目如生產管理、品質管理、作業研究、工程經濟等,不但內容瞬間變得較為艱深,還有許多的組別報告,讓瑋瑤學姊學習到團隊的分配與合作,這時候才會發現大一大二奠定的基礎是多麼的重要。
同時瑋瑤學姊強力推薦系上在課外時間開辦的許多資訊軟體應用課程以及認證考試,例如Minitab, Microsoft Office等等,對於未來的學習會有不小的助益,學弟妹們有餘力的話一定要盡量把握。還有IEM Live是一個可以與外籍生面對面練習英文口說的好地方;有機會也可選擇一些系上的活動參加,不但可以拓展人脈,還可以學習如何與人相處。
瑋瑤學姊特別想起在大三上學期的服務業管理概論課程,曾經邀請兩位瑞典林雪平大學的教授到課堂上演講,教授幽默風趣的教學方式讓她印象非常深刻,開啟了瑋瑤學姊對瑞典的嚮往。大三這一年瑋瑤學姊也都把剩餘的通識課程與經典五十都修完,希望盡量把時間留給大四的自己去盡情的學習與揮灑。瑋瑤學姊沒想到一件事,就是三年的努力使瑋瑤學姊在大三結束時就已經達到畢業的學分, 也因此讓瑋瑤學姊獲得在大四那年去瑞典攻讀碩士的機會。
瑋瑤學姊印象深刻地說 : 遠在北歐的瑞典,無論地理位置、氣候、風俗習慣、國情、上課方式等等都與台灣不同,初到異地,要學習獨立生活、獨立思考、獨立克服困難。有段時間我們常自嘲是夜間部的學生,面對每日只有三小時的白天,早上上學與下午放學時都是一片漆黑,我只能盡量將臥室布置得溫暖一些,讓自己有個依靠。下雪的日子腳踏車會打滑,摔了幾次後就發現只能以走路的方式上下學。上課的教授們有著不同的口音,課程的內容與國內有些許的差異,只能靠自己自主學習的追趕進度,經過兩年的歷練,我不但增加了解決事情的能力,更懂得安排時間與心情調適。
瑋瑤學姊強調不論是住的宿舍或是上課的班級,都是來自許多不同國家的同學,最初許多人都認為自己是未成年的小女生,所以想要融入大家,有三個技巧 : 1.處事的方法與態度 2.合群與能動能靜的個性3.英語溝通能力。兩年裡瑋瑤學姊交了許許多多的外國朋友,並與他們建立起深厚的感情,瑋瑤學姊在論文完成之後也選擇了幾個朋友的國家拜訪做客,體認到更多不同的文化與人文特質。
瑋瑤學姊在碩二時,參與了一個學校與公司的合作計畫,讓瑋瑤學姊可以學習用瑞典語與工廠的人溝通,又能夠了解一個工廠運作情形與環境,同時還能將課堂上學習的知識利用在現實的環境中,並且在計畫結束後得到了Six Sigma Green Belt的認證,這些都是在瑋瑤學姊預期之外的收穫。計畫結束之後瑋瑤學姊申請到瑞典一間跨國公司(Sectra)做碩士論文的研究,雖然申請的過程需要經過提案以及三次的面試,但最終能夠成為公司的一份子並且像正式員工般得到薪水,論文完成後還得到公司的推薦函,這些都將是瑋瑤學姊不可抹滅的美好回憶。
兩年的國外學習生活,讓瑋瑤學姊視野更開闊,收穫滿載,受益良多,並深深體會到機會是給準備好的人,現在瑋瑤學姊可以肯定的說當初去瑞典的決定是對的。感謝學校費心的為我們開拓一條與眾不同的進修道路。瑋瑤學姊開心地說 :非常謝謝元智大學工管系所有的師長與同學們一路的鼓勵與支持,讓自己幾度在徬徨無助的時刻,想到大家殷殷的期盼而堅定地努力下去,現在碩士已經畢業了,未來的路我會以相同的態度好好的認真規劃。
瑋瑤學姊最後要告訴各位學弟妹們把握每一個學習的機會,堅持理想,切勿半途而廢。